各单位、各部门: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《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》精神,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近日,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举办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的通知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。
一、活动主题
“廉洁铸魂强根本 挺膺奋进建新功”——第九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。
二、活动内容
围绕党纪学习教育目标要求,落实立德树人工程任务部署,分知识问答、作品征集和课堂实践三个部分。
(一)知识问答
在线参加廉洁知识问答和廉洁故事答题。廉洁知识问答详情请关注教育部政务新媒体“微言教育”微信公众号,点击菜单栏“廉洁教育”参与答题,或关注“中国大学生在线”微信公众号参与答题。微博搜索#我为学校赢莲子#话题进入活动专题,参与廉洁故事问答及相关线上活动。廉洁知识问答将综合答题质量、完成时间等因素对前100名优秀学员颁发电子学习认证证书。
(二)作品征集
1.“话廉润心”校园征文。围绕活动主题,结合工作、学习、生活实际,撰写诗歌、散文、随笔、信件等。
2.“视廉清心”视频征集。紧扣时代主题、聚焦廉洁典型,放眼历史长河、挖掘文化基因,创作兼具政治性、思想性、艺术性的微电影、短视频作品。
3.“画廉正心”创意征集。从校园文化、历史古迹、文献资料中受启发、找灵感,创作主题海报、公益广告、文创设计、艺术装置等创意作品。
(三)课堂实践
1.同上一堂廉洁文化课。围绕高校廉洁教育主题,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师生关切,主动挖掘已有优秀作品中的丰富育人资源,在开学第一课、毕业最后一课等育人大课中融入廉洁元素、传播廉洁文化,营造人人学廉知廉崇廉养廉的廉洁文化氛围。
2.同上一堂廉洁微网课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、重要论述等中的廉洁主题金句,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经典等,以微视频形式录制“一校一金句”网络微课,树牢以清为美、以廉为荣的廉洁价值观,推动以廉修德、以廉促教、以廉进学入脑入心入行。
3.同上一堂廉洁实践课。在重要节点走出校园,走进廉洁基地、走入廉洁文化、走近廉洁典型,沉浸式、创新性开展廉洁实践课,听清音、察廉史、扬正气,引导干部师生在身临其境中见贤思齐、强筋壮骨、涤旧更新,做风清气正的廉洁社会的守护者、推动者、践行者。
三、活动安排
(一)动员组织(2024年6月)。学校结合实际,下发通知,广泛动员干部师生组织开展系列活动,并结合作品和案例申报情况,择优向省委教育工委推荐作品。
(二)省级推荐(2024年6月)。省委教育工委按照一定比例遴选推荐“一校一金句”网络微课、其他征集作品和案例参加全国展示。
(三)审核把关(2024年6月至7月)。教育部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作品进行审核。
(四)宣传展示(2024年6月至7月)。推荐作品择优开展线上展播。“一校一金句”以视频接力形式在微博展出。
四、活动要求
(一)活动作品征集和课堂实践案例报送要求
1.征文作品题材以诗歌、散文、随笔、信件等为主,除诗歌外,文章字数3000字左右。文件为doc或docx格式,标题为二号黑体,正文为四号宋体,单倍行距。
2.微电影、短视频等作品应以尊重史实和客观实际为基础,构思新颖,内涵丰富、寓意深刻。视频格式为mp4格式,像素不超过1920*1080,画质清晰,声音清楚,标注字幕。视频时长应在20分钟以内。每部视频作品需附200字左右文字说明,简要介绍创意思路、主要内容、特色亮点等。
3.创意设计作品要求思想积极、创意独特、形式新颖,具有较强的辨识度和整体美感,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。每件作品需附作品名称和200字以内的设计说明,能够清晰表达作品立意内容。
作品须为平面图片形式,格式为jpg或png,一件作品图片不超过四张,单张图片尺寸为210mm*290mm,分辨率为300dpi,RGB模式。单张图片大小不超过20M。
4.课堂实践案例可以综合同上一堂廉洁文化课、同上一堂廉洁微网课、同上一堂廉洁实践课多个环节经验做法,也可以重点聚焦其中一个环节实践经验,归纳总结提炼廉洁教育在涵育师生廉洁素养、促进清朗校园建设、提升思政教育质效的好思路、好做法、好机制。
每项案例需提交《高校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》(以部门名称+工作案例名称命名)、支撑材料一份(用于网络宣传展示,照片5张,视频不多于一部,视频规格要求同“视频类”作品)。
5.微课类作品应以尊重史实和客观实际为基础,引用得当,出处明确,底蕴深厚,内涵丰富。视频格式为mp4格式,竖屏拍摄,像素不超过1080*1920,画质清晰,声音清楚,标注字幕。视频时长应在5分钟以内。每部视频作品需附200字左右文字说明,简要介绍创意思路、主要内容、特色亮点等。
(二)作品提交方式
请参与活动人员于6月11日12时前,将作品发送至校纪委工作邮箱:lsdjwbgs@163.com。
(三)其他相关要求
1.各类作品需为原创作品,作品的版权和内容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,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争议,适合公开宣传展示。
2.作品一经提交,视为作品作者同意将该作品的使用权(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宣传目的对作品的改编、汇编、互联网传播等)授予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单位。对于优秀作品和案例组织单位有权在相关活动和资料中使用(包括刻录光盘、编辑画册或用于展览、宣传等),不支付作者稿酬,作者享有署名权。各类别作品原则上不予退还,请作者自留底稿。
五、联系方式
联 系 人:苑朋栋 段文斌
联系方式:82158223
附件1.廉洁教育作品推荐表
附件2.高校廉洁教育课堂实践案例申报书